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德育之窗正文
德育之窗

课上是师生课后是朋友师生关系和谐有助提高教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不只要有一桶水,还要有长流水,长流水就要不断持续学习”“教师假如没有高昂的学习热心,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好好学习,这样的要求是苍白的,没有说服力的”“通过这研修,我感到压力增大了,我觉得要学的东西许多,不能由于自己是新教师而原谅教育教育上的不足,对学生来说教育只要一次”。
  
  近日,在云南大学附属中学一二一校区(以下简称“云大附中”)举办的2020—2021学年上学期底层人才对口培育方案结业仪式上,16名来自云南9个地州市的中小学教师分享了各自研修的收成和感悟。
  
  为培育扎根底层的优异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014年,《云南省底层人才对口培育方案实施办法(暂行)》出台。依据云南省委组织部、云南省教育厅的组织,从2015年开始,云大附中(含云大附小)每年接纳10余名底层中小学教师前来研修。到目前,两所校园已为云南各地州培育底层教师104名。
  
  建立于1927年的云大附中,历史悠久,是云南第一所民办一级一等彻底中学,初中教育接连32年保持昆明市中考第一的水平,之后兴办的高中教育也名列昆明市优质高中教育前茅。
  
  “作为云南省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人才培育工程,底层人才对口培育方案是服务当地教育开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开展和城乡教育协调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云大附中校长刘卫华说。
  
  为此,云大附中成立了底层人才专项作业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每年提前与要来研修的教师联系,了解每个人的情况,针对性地为研修教师定制培育方案;从云大附中和云大附小遴选教育实践经验丰富、教育成果突出的教师、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组成辅导教师队伍,对研修教师进行“传、帮、带”。此外,为提升研修教师的理论水平,校园还为他们开设了14次讲座。云大附中党委副书记李学文的《杜威爱好教育思维与中国基础教育课程变革》在教师中反应火热,他们就杜威教育思维展开了火热的讨论、反思,并结合自身的教育形成了论文。
  
  临沧市云县晓街中学教师许字颖的辅导教师是初三语文教师张丽园。她发现,有20多年教龄的张丽园备课、上课、修改作业都非常认真负责。尤其是张丽园的班主任管理作业,给许字颖很大启发。“她注重对班干部的培育,既鼓舞他们斗胆作业,又对他们进行严格要求。”许字颖说,张丽园辅导和协助班委会,既不包办代替,也不把班上的作业全部推给班干部,自己放手不管,使得班干部成为班主任的好帮手,并以身作则带动其他同学,促进了班级的管理。
  
  在跟从初二英语教师冯浩晴的教育学习中,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金墩初级中学教师陈静意识到,作业是学科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对辅导学生学习和教师调整教育方法起到重要作用。但并不是作业量越大学习效果就更好。假如作业量太大或作业内容不适合学生水平,会使一些学生把作业当成一种担负,为应付教师而抄同学的作业。
  
  陈静看到,为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准时完成作业,云大附中认真为学生挑选作业材料,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地安置作业。教师及时修改学生作业,对作业中的问题分类总结,进行讲评,并及时改进教育方法。“假如教师长时刻不认真修改学生作业的话,学生得不到有用反馈,时刻长了,学生也会敷衍塞责。”陈静说。
  
  让前来研修的教师们印象深入的是,在校园里,他们时刻能听到学生对教师和同学说“谢谢”。在大理州云龙县新星彻底小学教师李旋慧看来,学生的教养和感恩之心,来自教师对他们的必定。在听课中,李旋慧观察到教师们从不会否定学生的答复,只要学生举手答复问题,不管答复得对不对,教师都是处以必定的目光。这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答复问题的勇气。
  
  昭通市鲁甸县江底中学教师孔璐也有同感。“通过参加研修,我理解了云南这一人才培育的重大意义。”孔璐说,他们校园的留守青少年较多,这更需求教师关心他们的日子、学习和心理健康。“课上是师生,课后是朋友,师生关系调和,才更有助于提高教育”。
« 上一篇:农村学校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下一篇:推广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改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