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科研之窗正文
科研之窗

体育是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

  随着“双减”方针落地,这个新学期许多中小学都依照相关要求增加了体育课。中国官方亦出台规则,中小学生家长可以选择让孩子承受校园供给的课后服务至下午5点半放学,体育活动是校园供给的课后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体育课时的增加,出现了体育老师十分紧缺的“窘境”。
  
  如何弥补体育师资缺口?在上海,作为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输出端”的上海师范大学,其在小学教育方向开出“微专业”,让非体育的各科师范生修读,进体育学院培育体育专业本质,通过3年规范学制,期望培育出酷爱小学体育教育事业,师德崇高、理念先进、体育教育实践才能和专业自主发展才能杰出,具有良好人文本质和科学本质,体系把握现代体育教育基本理论和技能,能担任小学体育教育、教育、科研和办理的高本质专业化使用型人才。
  
  15日,体育教育(小学教育方向)微专业建造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体育教育(小学教育方向)微专业负责人时维金分别从专业建造背景、建造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规划四个方面介绍了相关状况。
  
  据介绍,上海师大2019年启动体育教育小教方向微专业建造。项目由上海师范大学教务处牵头,体育学院和教育学院联合承办,从2019年6月召开微专业建造级培育方案论证会开始到2020年上海市教委体卫艺科处《非体育师范生体育专业本质培育》立项,再到至今落地生根已有2年多时间,现在该项目现已初步探究出了有针对性的培育方案、课程方案并落地实施,现已覆盖了2019级和2020级悉数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其中,2019级16名学生修读完结相关课程后,将获得微专业证书。
  
  按课程体系,在第一阶段“兴趣”模块,学生必读《大学体育》,在两学年修满4门公共体育课,现已开出《跆拳道》《篮球》《排球》《足球》《武术》5门课程,供学生选上4门。在第二阶段“乐趣”模块,主要培育小学教育系学生具有安排课外或课余体育活动课,学会小学生常见的体育运动伤害防备和紧急处理,习得小校园内体育赛事的裁判、安排等才能,相关通识选修课程包括《体育教育概论》《保健体育与健康教育》《早操创编与基本体操》。在第三阶段“志向”模块,若干学生在之前两阶段根底上,进一步完结6门体育教育专修课程《田径裁判、安排与教育》《运动练习学》《体能游戏》《体育心理学》《运动解剖与少儿运动生理学》《少儿体适能测量与评价》学习。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研究室教研员王立新表明,现在小学体育教师缺口很大,该项目抓住了一线根底教育的痛点和难点,而且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和可行性。一起从教育一线的实践需求方面指出了对根底专业课以及师资扩充等方面的主张。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体育教研员冯敏以为该项项目适应了发展趋势,十分必要,并主张补充小学教材教法等根底课程、拓宽授课目标。
  
  “在‘双减’方针和高质量教育背景下展开的此次研讨具有十分重要的含义。”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晔表明,体育教育(小学教育方向)微专业建造二年来,现在现已一致初成、成效初见、渐入佳境。现在微专业要专心做好两件事:一是进一步强化跨学科协同育人功用,到达“双向穿插、多维协同”,培育出“本质全面、事务见长”的小学学科教师和具有一定教育办理才能的专业体育教师;二是要深化微专业需求的内涵调研,充分了解上海市校园体育工作的实践需求,并融入最新的体育教育思维、理念和方法,尽力探究体育教育使用型人才培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途径。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体卫艺科处处长陈华指出,该项目具有很好的前瞻性,是在多方的尽力下推进和执行的。小学体育具有多维的育人功用,尤其在现在的大方针背景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起面临师资缺口等多重困难。体育是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而体育教育微专业的建造便是很好的支撑和探究。陈华表明,上海市教委将继续整合教育和体育方面的力气继续推进该项工作,并期望项目在专家团队建造、成效评价、模式推广、大数据使用等方面有新的进展和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