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利:追寻职业教育复兴梦
有院士很重要,但还要有工程师;有博士后很重要,但还要有八级工。我们培养的学生很多,武汉每年将近有40万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寻找职业,让他们写几首诗是可以的,但是具体事干不了,眼界很高,手比较低。”这是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在全省职业教育会议上讲的一段话。反观我们国家现行的教育体系,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基本是按学术研究型人才的标准来培养的。但是搞研究的,只要那么一小部分人,更多的人要有一技之长,要就业。我们国内现在是“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师招不到。
立足监利县实际,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是关系到学生前途命运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
回首三十年,监利职业教育的起起伏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县中等专科职业教育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拥有各类中专学校13所,闻名省内外,培养了上万名优秀人才,遍布全县各条战线,助推了监利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九十年代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打破,职业教育开始走下坡路。进入新世纪后,曾红极一时的监利师范、监利卫校、监利成人中专等相继倒闭,停止招生。
2005年至2010年,我县职业教育有一个短暂的复苏,武汉市电子仪表学校进驻监利,荆州市工艺美术技工学校恢复招生,民办的监利县建设科技学校、电子网络工程学校、外贸学校相继诞生,在校学生7千多人。但好景不长,由于初中毕业生生源锐减、办学条件有限、师资力量不强、经营管理不善,职业教育出现严重的下滑。2009年,武汉市电子仪表学校终止办学;至2010年,仅有两所学校艰难维持,在校学生所剩无几。放眼看世界,职业教育是经济崛起的制胜之道科技胜则创新胜,职教强则经济强。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早已占据半壁江山,职业院校是学生升学就业的主要渠道。以德国为例,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欧洲经济巨头,德国的产品质量高毋庸置疑,宝马、奔驰、奥迪等品牌世人皆知。为什么质量好?全面优质的职业教育就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德联邦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立法规定不满18岁的年轻人必须接受三年的职业学校义务教育,每个从职人员必须接受系统的职业培训。在瑞士,学生完成9年义务教育后,只有15%的人进入高中学习,然后升入大学或专科学校,其他85%的学生则进行学徒培训或进入职业学校。澳大利亚80%的高中生毕业后接受职业教育,每年仅参加职业课程的人就约有100多万人,其中脱产学习的有14万多人。这些国家发达而且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其未来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节省了教育资源。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现在面临的现状是高分低能的人太多,缺乏创造力。在我国的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中,中职、高职的比例还不到三分之一。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影响,职业院校是很多低分考生不得已的选择,这种情形造成了我国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不高,学生的学习意愿也很低,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